索 引 号: 11371700004478263B/2019-3226 分  类: 领导讲话
发布机构: 菏泽市民政局 成文日期: 2019 年 01 月 30 日
标  题: 赵斌同志在2019年全市民政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发布日期: 2019 年 01 月 30 日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内容概述: 赵斌同志在2019年全市民政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 索 引 号:11371700004478263B/2019-3226
  • 分  类:领导讲话
  • 发布机构:菏泽市民政局
  • 标  题:赵斌同志在2019年全市民政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 成文日期:2019 年 01 月 30 日
  • 发布日期:2019 年 01 月 30 日
  • 内容概述:赵斌同志在2019年全市民政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赵斌同志在2019年全市民政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字号:        

     浏览量:


同志们:

这次全市民政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全国、全省民政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18年工作,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研究部署2019年工作任务,推动我市民政事业在新的起点改革发展,创新创造出更加优异的成绩。一会,高市长还要作重要讲话,我们要认真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根据局党组研究的意见,我讲以下三个方面内容:

一、抓住机遇,主动作为,全市民政工作在服务大局中稳步推进

2018年是全市民政工作面临巨大挑战的一年,也是全市民政事业加快发展,改革创新活力释放的一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民政厅的鼎力支持下,全市民政干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全国全省民政工作会议精神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积极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理念,围绕年初制定的任务目标,促改革、谋发展,解民困、惠民生,各项民政工作成效显著。

(一)强化理论武装,党建统领作用充分凸显

一年来,局党组始终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要位置,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为推动全市民政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重要讲话,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生民政工作重要论述,学习总书记视察山东、视察菏泽重要讲话精神;先后召开了党建工作专题党组会、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党建述职会议和全面从严治党座谈会,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全市民政系统党员干部政治站位和思想理论水平明显提升,“四个意识”更加牢固,“四个自信”更加坚定,“两个维护”更加自觉;积极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改进”活动,重点围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兜底保障能力建设”、“养老服务工作”、“双拥优抚安置”、“社会治理能力”及“精准扶贫”六个方面开展深入调研,全面摸清了我市民政重点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脉络,全市形成并上报理论成果9篇,其中5篇获奖;积极响应市委号召,深入开展“双联双创”工作,抽调精干力量,组成扶贫工作队,投入465万元为五个帮联村建设了社区服务中心和农村幸福院,被市委评为“双联双创”工作先进单位;聚焦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狠抓“四风”问题专项整治,持续开展“纪律作风集中整治”和“学先进敢担当转作风争一流”专项活动,全市民政系统党风政风作风持续转变,确保了中央、省市委决策部署在全市民政系统落地落实。

(二)深化改革创新,民政重点领域创先发展

一是民政机构改革平稳有序。2018年是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重要一年,一年来,全市民政系统干部职工以高度的责任担当,服从大局、服从组织、服从安排,坚决贯彻市委、市政府部署,扎实推进涉及机构、职能、人员的转隶、交接、过渡等工作,做到了思想不乱、队伍不散、工作不断,树立展现了民政干部优秀的工作素质和精神风貌。

二是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试点全面展开。成功申报了全国第三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成立了由陈平市长任组长,高荣国副市长任副组长,民政、发改、财政、老龄、卫健、人社等16个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改革试点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文件,先后召开了全市示范性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建设现场会、全市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动员会、全市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和中心敬老院规范化管理现场会议,围绕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提高农村养老水平,对全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及中心敬老院管理改革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10月22日,全省西部片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现场观摩会议在我市举行,总结推广了曹县社区居家养老新模式。11月15日,省政府召开全省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电视会议,高市长代表市政府作了典型发言。目前,全市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已全面展开。

三是殡葬综合改革卓有成效。全面启动全市殡葬综合改革省级试点,成立了由孙爱军书记、陈平市长任双组长的领导小组,印发了工作方案和实施意见,召开了动员大会和现场推进会,启动了约谈机制,有力推动了工作开展,2018年全市综合火化率达84,7%,比上年提高21.5个百分点。从10月1日起,我市全面实行惠民殡葬政策,实现了基本殡葬服务费用全免,全市殡仪馆全部改制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或实行政府购买服务,全市建成公益性公墓(骨灰堂)超过400处,累计建成墓位3.6万,开展散埋乱葬集中整治,落碑1.58万座,矮化、绿化、迁移坟墓6万余个,重点区域的散埋乱葬得到了有效治理。

四是“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化。严格按照“两集中、两到位”和“一枚印章管审批”要求,扎实做好行政审批事项集中划转,实现行政审批一站式办理。推进“一次办好”改革和“证明事项清理”,公布“一次办好”行政权力事项40项,公共服务事项3项,解决群众办事堵点问题,提高业务办理效率,取消证明类材料2项。行业协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工作圆满完成,市直62家行业协会商会实现脱钩,12名公职人员退出,27家组织与业务主管单位分离,7家被注销。

五是机制体制改革扎实推进。积极融入全市深化改革大局,强化机制体制创新,出台了《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的实施方案》《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促进菏泽市社会智库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改革文件,先后通过市委市政府常务会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正式出台并下发施行,为全市经济社会和民政领域改革不断深入提供了体制支撑和制度保障。

(三)强化能力建设,民政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推进民政工作信息化,打破信息孤岛。强化电子政务外网建设,市县乡三级民政部门实现电子政务外网全覆盖,通过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申请共享省市信息资源9项,对外公开、共享政务信息资源42项。推进民政工作法治化,提高执法水平。严格落实规范性文件“三统一”制度,全年出台规范性文件3件,开展规范性文件清理,清理废止规范性文件5件。全面推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实行行政处罚权力事项网上运行,认真开展执法案卷评查,在省厅和全市行政执法案卷检查中得到了高度肯定。推进民政工作标准化,建立行业规范。组织进行民政标准化业务培训,提高参与制定标准和执行标准能力。鄄城、东明两个省级综合试点单位,编制完成标准276项。市救助管理站作为市级民政综合试点单位,完善内部标准52项,制定标准98项,在全省民政标准化工作推进暨经验交流会上,市救助管理站被授予全省民政标准化先进单位,并做了典型发言。推进政务信息公开,打造阳光民政。通过政府信息公开网、菏泽民政信息网、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认真做好民政领域信息公开和舆论引导,全年主动公开各类信息603条,依申请公开信息8条,编发微信公众号145期、微信服务号43期,发布资讯要闻239条。有效的提升了民政工作透明度,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受到了上级部门和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推进“双招双引”工作,注入发展活力。积极推进菏泽市民政医养中心PPP项目建设,累计投入资金1.5亿元。全力做好对上资金争取工作,全年争取中央、省资金支持2.8亿元;积极开展高层次人才引进,通过双向选择,引进双一流大学毕业生4名,为困难群众救助和民政服务能力提升创造了条件。注重干部能力提升,打造过硬队伍。采取专题培训、以会代训等形式,举办市级业务培训学习39场,累计超过4000名民政干部受训,干部素质和干部能力明显提升。积极开展民政领域“微腐败”专项治理,有效肃清了我市民政系统中存在的“苍蝇式”腐败问题。

(四)聚焦主责主业,民政事业健康稳定发展

一是兜底保障水平稳步提升。扎实做好民政兜底保障,进一步加强民政政策和扶贫制度的有效衔接,强化财政保障,工作部署及政策制定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开展与扶贫部门数据比对,实现了社会救助信息与扶贫开发信息的实时共享,无缝对接;开展全市低保专项整治“回头看”行动,推动建立低保容错纠错机制,确保困难群众应保尽保,应兜尽兜,开展低保“漏保”排查专项行动,全市低保人数下降的态势得到了有效遏制。城市低保月保障标准提高到440元,人均月补差提高到265元;农村低保年保障标准提高到3800元,人均月补差提高到190元;城乡特困人员基本生活费标准分别提高到每月572元、每年4940元,供养机构运转经费每人每年1600元。全年发放低保资金4.6亿元,救助低保人员15.75万人;发放临时救助资金6000万元,救助困难群众4.6万人;发放特困供养资金2.17亿元,救助特困人员4.16万人;发放医疗救助金7000万元,救助困难群众3.16万人,投入2647万元资助21万人参保。扎实开展“慈心一日捐”“情暖万家”“周行一善”等公益慈善活动,全市接收捐赠5352万元,支出3580万元,救助困难群体1.3万人次。同时,积极应对风雹、台风“温比亚”等自然灾害,发放自然灾害生活救助金6039万元,救助灾民16.5万人次。

二是养老服务及社会福利事业加快发展。全市新建、改扩建养老机构18处,城市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25处,农村幸福院293处,新增养老床位4200张,全部超额完成任务。深入落实失能老年人护理补贴、80岁以上低收入老年人高龄津贴、残疾人两项补贴等福利制度,为全市3.3万名80-99周岁低保老年人、7040名长期不能自理经济困难老年人、5.5万名困难残疾人和7.2万名重度残疾人发放了补贴。组织民政干部、养老机构负责人、管理人员和护理员进行系列专题培训,培训老年人及失能老年人家庭护理员9000余人,养老机构负责人培训率达到100%。对全市169家养老机构开展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有力提升了全市养老机构消防安全工作水平。大力推进福彩营销工作,我市全年福彩销量达到5.84亿元,同比增长4.72%,增长幅度居全省第3位。

三是社会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督促指导全市 5043个村和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换届选举完成率达到100%。指导城乡村居做好自治章程、民约(公约)的“立、改、废、释”工作,切实提高了村(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能力。落实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全市建设农村社区服务中心 390个。标准化处理不规范地名,成功办理84家新建居民区命名工作,稳步开展全市2个镇改街道办的区划调整工作,6万余条地名普查信息数据库通过国普办验收,千年古县申报顺利通过民政部专家评审。组织全市社会组织参与“四认领”活动,认领留守儿童、贫困学生和孤寡老人1万余人。深化社会组织“三证合一”制度改革,市、县社会组织统一信用代码赋码率、换证率达到95%以上。依法开展慈善组织登记认定和公开募捐资格审查工作,全市认定慈善组织12家。认真开展社会组织集中排查整治工作,发出责令整改通知书172份,对64家非法社会组织进行了(取缔)劝散。进一步完善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工作机制,全市建立了17处社区青年志愿服务站,志愿者由年初的3000余人增加到10510人,注册登记的组织(团体)153家,成效显著。

四是双拥优抚安置工作扎实推进。广泛开展矛盾排查化解,做好全市涉军人员信访维稳工作,引导涉军人员依法依规反映问题,通过正确渠道合理表达诉求,确保了我市在重要时间节点、重要会议期间无一名涉军人员进京上访。全市共向驻军官兵赠送慰问金及慰问品价值300余万元,走访优抚对象8万户,发放慰问金及慰问品价值1600余万元,走访慰问立功受奖军人家庭526户,发放慰问金120万元。及时将4.7亿元抚恤补助资金发放到位,为3.68万名重点优抚对象医疗缴费3229万元。顺利完成2018年符合政府安置条件的416名退役士兵安置任务,安置到事业单位比例超过40%。全面落实自主就业退役士兵一次性经济补助政策,开展退役士兵技能培训,全市培训退役士兵2177人,培训合格率和就业率95%以上,举办了“2018年全市退役士兵就业创业推荐会”,全市1648名退役士兵与用工企业签订了《就业用工协议》,860名退役士兵选择了培训机构并签订《教育培训意向书》。

五是社会事务服务能力进一步加强。做好婚姻登记工作,全年办理婚姻登记8.2万对,培训合格率达100%。做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全年救助流浪乞讨人员1800人,其中救助流浪乞讨未成年人119名,流浪乞讨现象明显减少。做好孤儿和困境儿童保障及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为176名机构养育儿童、2199名社会散居孤儿及1772名困境儿童发放了基本生活保障金。举办先天性心脏病、白血病、脊柱侧弯、胆道闭锁及肝移植儿童公益救助活动,为500余名病患儿童进行了免费筛查。全市所有乡镇、行政村全部明确了留守儿童信息联络员,乡镇留守儿童服务室实现全覆盖,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室数量超过1000处。

2018年,我们圆满完成了既定目标,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的看到,我市民政工作发展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民政工作能力存在两个“不适应”。一是基层民政能力建设滞后。镇、村两级民政工作缺人手、缺资金、缺手段的问题依然普遍存在,与新时代民政工作改革发展需要不适应。二是民政队伍素质能力落后。部分干部理论思维层次不高、政策研究能力不足、业务不专不精、创新意识能力不强,与民政工作日益艰巨的使命责任不适应。

民政工作发展存在两个“不平衡”。一是区域上的发展不平衡。去年年中分析会后,有的县区采取了诸多有效措施,工作成效非常明显,迅速扭转了落后局面。与这些县区的发展势头相比,有的县区的工作进展相对缓慢,甚至还出现了不升反降的现象。二是领域上的发展不平衡。今年,我们在养老服务、殡葬改革等领域积极探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获得了省市领导的肯定。然而有的工作,仍然满足于按部就班,因循守旧,工作平平淡淡,毫无亮点。

这些问题,既有我市经济基础薄弱、立法创制滞后的客观原因;也有我们民政干部站位不高、素质不强、能力不足的主观原因。对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并认真加以解决。

二、厚植基础、深耕细作,扎实做好2019年各项民政工作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也是我市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年,是机构改革后,新时代民政工作的开篇之年。民政部的三定方案已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并印发,黄树贤部长提出了“三最一专”的准确定位,民政部门的职能不仅没有缩减和弱化,反而在重点领域得到了进一步强化和延伸,民政工作面临新形势、新机遇和新挑战。做好2019年的民政工作对于全市经济社会和民政领域改革发展意义重大。

2019年我市民政工作思路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全面履行新时代民政工作“最底线的民生保障、最基本的社会服务、最基础的社会治理、最悠久的专项行政管理”职责,加强民政系统作风效能建设,深化民政事业改革创新,拓展民政服务领域,丰富民政工作内涵,全力开创我市民政工作新局面。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根本遵循,是指导我们做好民政工作的行动指南。全市各级民政部门要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持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上下功夫,坚持在“学懂、弄通、做实”上求实效,深入领会、准确把握其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自觉做到“知行合一”,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做好民政工作的实际行动和强大动力。

在学习中重点把握三个方面:一是深入学习把握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集中体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八个明确”思想体系和“十四个坚持”基本方略中,各级民政部门要将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纳入理论中心组学习计划和“三会一课”日常学习教育,纳入党员干部教育培训重要内容,坚持突出重点、领导带头、全员参与,引导党员干部进一步学深吃透党的十九大精神,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坚定不移的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二是要深入学习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生民政工作重要论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不仅对整体民政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强调要怀着“大爱之心、爱民之心”做好民政工作,对脱贫攻坚、社会救助、养老服务、社区治理、社会组织改革以及农村“三留守”人员关爱服务等工作也做出过重要论述。全市各级民政部门要将总书记对民政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作为做好民政工作的根本遵循,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并抓好贯彻落实。三是深入学习把握总书记视察山东、视察菏泽重要讲话精神。2013年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菏泽,在座谈会上提出了坚决推进改革、坚决扭住发展质量和效益、坚决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抓好党的建设四点要求,去年6月,总书记再次视察山东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扎实保障改善基本民生、扎实抓好干部队伍建设的总要求,每个要求都与民政相关,其中对养老、三留守关爱和困难群众基本民生保障工作还提出了具体要求。全市各级民政部门要深入学习领会,自觉强化使命担当,推动各项工作在我市落地见效。

(二)夯实基层基础,厚植民政健康发展土壤

深入推动加强基层民政工作,对于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推动各项民政工作任务高效落实,解决民政公共服务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我市民政发展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和短板。民政部、民政厅都拿出了指导意见,刘家义书记、龚正省长也作了相关批示,德州市、临邑县已经先行先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全市各级民政部门要将加强基层民政工作作为今年的一项重点任务,摆到突出位置,积极向党委政府领导汇报,争取支持、克服困难、解决问题。以出台加强基层民政能力建设实施意见为抓手,以提升民政服务能力为核心,以解决“五有”问题(有人办事、有地方办事、有钱办事、有手段办事、有章程办事)为着力点,以推动五个加强(加强基层民政工作体制机制建设、加强基层民政工作力量建设、加强民政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民政工作经费保障、加强民政队伍教育培训)、健全五个规范(规范基层民政工作职责、服务平台、服务程序、服务标准和服务行为)、实现五个提升(提升社会救助、社区治理、社会组织、福利慈善和社会事务工作水平)为主要任务,通过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增加公益岗位、引进社工、志愿者等形式,充实基层工作力量,全方位推进政策创制、服务创优,破解制约基层民政工作发展的难点和堵点,构建与新时代任务要求相适应的县、乡、村民政工作组织保障体系,为新时代民政工作创新发展奠定坚实的基层基础。

(三)聚焦“三最一专”,丰富新时代民政工作内涵

     全面履行民政工作最底线的民生保障、最基本的社会服务、最基础的社会治理和专项行政管理职能,是民政主责,也是民政之基,是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途径。全市民政干部要紧紧围绕“三最一专”主责主业,准确把握新时代民政工作定位,深刻理解新时代民政工作内涵,持之以恒推进民政事业改革创新,扎实做好新时代各项民政工作。

一是统筹推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围绕构建“功能完善、统筹衔接、务实管用、兜底有力”的社会救助体系,坚持以推动救助制度、救助能力建设、救助信息平台、救助资金使用和救助工作监管“五个统筹”为目标,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城乡低保标准拟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460元、每人每年4200元。以市政府名义制定出台加强兜底保障工作的意见,强化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将兜底保障资金纳入财政预算。继续开展低保专项治理“回头看”,推进低保保障由向低收入家庭、支出性贫困家庭延伸,将无法通过产业扶持和就业扶贫脱贫的困难户及时纳入低保兜底,确保应保尽保、应兜尽兜。加大临时救助力度,推行“分级审批、先行救助”模式,解决贫困人口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基本生活困难;全面加强社会救助信息共享和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查,推进社会救助信息系统互联互通,进一步加强社会救助信息系统更新和救助资金一本通发放。

二是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加快40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示范中心及200处养老服务站建设,特别是要加快6600平方米的市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示范中心建设,2019年6月底前都要基本具备试运营条件。依托开发区佃户屯福利服务中心,打造建筑面积5000余平方米,集康复治疗、康复训练、康复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市级老年康复服务中心,各县区打造1处面积不少于1500平方米的综合性老年康复服务中心。推进“两台一网”建设应用,充分利用养老信息平台,整合老年人需求信息和社会服务资源,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服务监督一体化。编制我市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围绕完善养老设施、发展养老服务组织以及社区养老设施清理整改等,制定出台配套政策文件,并同步抓好落实。全市新增养老床位3500张,新建城市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15处,农村幸福院150处。深入落实经济困难老年人补贴制度,制定出台《菏泽市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工作实施方案》、《菏泽市城区政府购买困难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项目实施方案》,明确困难老年人购买服务项目、标准,推行政府购买服务;加快56处中心敬老院管理改革,积极推进公建民营、民办公助、购买服务等管理服务模式,将中心敬老院打造成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加强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保护工作,建立健全台账管理、精神慰藉、上门探视、生活照料、帮扶救助等制度,全面推广以“五帮四查”为主要内容的居家关爱服务模式;推进医养结合,完善养老护理体系,开展养老服务队伍分级分类培训,全年市级培训达到400人次,县级培训失能老年人家庭成员达到1万人;推进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深入开展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消除安全隐患。

三是持续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贯彻落实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的实施方案》,每个县区确定2个乡镇组织开展试点示范,进一步夯实乡镇工作基础,提升乡镇服务能力;贯彻落实新修订的《山东省村务公开条例》,以县区为单位修订完善村务公开目录,强化村级民主监督。全面完成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居民公约修订完善工作,不断加强村(居)民自治能力;加强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管理,落实社区工作者职责、管理、待遇、保障等具体规定;健全完善社区工作准入制度,推动落实市级社区工作事项清单,推进社区减负增效行动;推进“四社联动”,建立健全联席会议、信息联通、组织联建、服务联办等制度;开展“一窗受理、全科服务”模式试点,总结经验并在全市范围推广;继续开展民政系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加强村(居)委会班子建设,提高干部综合素质,夯实基层政权根基。

四是全面提升儿童福利保障水平。按照机构养育孤儿每人每月1400元、社会散居孤儿每人每月920元、重点困境儿童每人每月不低于500元的标准足额发放基本生活费。实施孤残儿童医疗康复和孤儿助医助学工程,持续开展孤弃儿童养育排查整改,坚决杜绝各类风险隐患;健全完善困境儿童保障政策,加强基层报告干预能力建设,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动态监测机制。严格落实监护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主体责任,支持引导专业组织为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提供关爱服务,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儿童权益保障工作。改善儿童福利机构供养条件,规范孤儿家庭寄养和涉外收养,推动市儿童福利院提档升级,打造全省乃至全国亮点。

五是不断引导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进一步加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指导已脱钩的行业协会商会及时组建党组织,提高社会组织党组织覆盖率。进一步加强社会组织监督管理,推动社会组织建立诚信承诺制度、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加大执法工作力度,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依法查处惩戒社会组织失信和违法行为。大力推进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鼓励社会组织开展业务范围内的创投项目,发挥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助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深化社会组织与行政机关脱钩改革,规范行业协会商会涉企收费。继续引导社会组织深入开展“四认领”活动,认领、帮扶、救助对象突破2万人,助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六是稳妥推进区划地名管理工作。着眼服务新旧动能转换和新型城镇化战略,加快推进行政区划调整,积极争取省厅支持,开展工作调研,加强各项申报材料的指导,大力推进单县、郓城、曹县撤县设市工作,力争上半年完成定陶区仿山镇、杜堂镇及开发区陈集镇撤镇设街道办事处工作。推进地名普查成果转化利用,完成图录典志和《山东古国古城》菏泽篇目编纂。进一步加强地名标准化建设,继续开展不规范地名清理,6月底前完成城区街路牌的安装设置和验收并抓好后期监管,提升我市城市形象,方便群众生活。

七是强化残疾人福利和有关社会事务管理。健全完善残疾人“两项补贴”分级保障制度,提高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按照残疾等级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100元、每人每月85元。加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起草我市加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实施意见,做好长期滞留人员落户安置和人像比对试点工作,多渠道开展救助寻亲服务,提高寻亲效率。加快推进殡葬综合改革试点,6月底前,每个县区建成1-2处县级公益性公墓,加快推进镇、村级公益性公墓建设,全县公益性公墓数量满足 5年以上安葬需求;全市火化率稳步提升,并稳定在100%。落实惠民殡葬政策,探索由殡葬服务费用减免延展到生态安葬奖补,努力实现殡葬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均等化。加强散埋乱葬治理,由重点区域向所有区域延伸,做到没有增量,存量持续减少,年底前,现有存量坟墓的60%得到有效清理。广泛开展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新风和殡葬综合改革宣传教育,加强农村红白理事会建设并发挥积极作用。深化婚姻登记管理信息系统推广应用,县级婚姻登记机关全部建立婚姻家庭辅导中心,依托信息系统依法依规做好收养登记和收养评估工作。

八是加快发展慈善事业、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深入贯彻实施《慈善法》,大力培育发展各类慈善主体,全面实施慈善组织登记、认定和公募资格确认,树立正面典型,打造一批在全省有影响力的慈善典型人物,充分激发慈善工作活力。完善福利彩票销售管理制度,加强福利彩票公益宣传,确保福利彩票销售管理健康发展,实现福利彩票销量平稳增长,力争福彩年销量达到6.13亿元以上,销量同比增长5%。进一步加强社工队伍建设,推进社会工作者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推动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队伍建设,积极培育发展志愿服务组织并依法依规注册登记。

三、转变作风,担当尽责,奋力开创民政事业新局面

(一) 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做好新时代民政工作自觉性

2019年是民政工作机构改革后的开篇之年,在全国机构重构性改革的大形势下,民政部门的职能不减反增,具有深刻含义:一是代表了党和政府对民政工作的重视,充分肯定了民政工作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地位和突出贡献,民政在整个社会中的突出地位不会下降;二是寄托了党和政府的殷切期望,在儿童福利、养老服务、社会工作等方面赋予了民政更多的使命和任务,民政在参与社会治理、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的作用将更加明显;三是反映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求,民政职能的充实和调整,是积极应对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有力举措,民政部门的工作任务将更加艰巨。做好新时代的民政工作,事关百姓福祉,事关党的执政基础,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与文明进步,任务艰巨、使命光荣。全市各级民政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站位,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适应新时代民政工作新内容、新要求,自加压力,主动作为,全力做好各项民政工作。

(二)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全面提升党风廉政建设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明确指出:“打铁必须自身硬。办好中国的事,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民政工作担负着民生托底保障职能,一切工作都关系着党和政府形象和群众切身利益。全市各级民政部门要深刻认识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意义,坚定自觉扛起责任,不断把民政系统全面从严治党推向纵深。一是要加强党对民政工作的领导。全市各级民政部门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做到“四个服从”,自觉把“两个维护”贯穿到民政工作的方方面面,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决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是要加强机关党建工作。要加强党建工作规范化建设,认真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党内政治生活,着重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切实把党建政治优势转化为推动民政工作发展的强大动力。三是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全市各级民政部门要把主体责任牢牢扛在肩上,把党风廉政建设贯穿民政工作的始终,严格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强化民政领域风险防控,持续推进民政领域“微腐败”以及社会救助、殡葬、社会组织等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形成长效机制,巩固整治成果,维护群众利益。

(三)要强化作风效能建设,打造高效务实民政干部队伍

全市各级民政部门要紧紧牵住干部队伍建设这个“牛鼻子”,围绕“服务中心、建设队伍”,深入开展作风效能建设,推动全市民政干部队伍工作能力不断加强、工作作风持续转变、工作态度明显好转。一是要提高工作能力。要灵活运用讲座、培训、会议、研讨等形式开展业务知识技能培训,提高干部职工工作素质和业务能力,加强信息化、法治化、标准化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切实提高民政系统工作水平和效率。二是要转变工作作风。全市各级民政部门要树立“工作导向”,将工作实绩作为干部评价的主要因素,引导全体干部自觉转变工作作风。全体干部职工要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在大事面前不畏难、在难事面前不退缩,坚决杜绝工作拖拖拉拉,推诿扯皮。三是要端正工作态度。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怀着忧民、爱民、为民、惠民之心做好各项民政工作。

(四)要强化日常跟踪督导,保障民政工作任务落实落地

2018年,省民政厅根据省委、省政府减轻基层负担的精神,取消了对各市民政工作的考核,市民政局参考省厅做法,也取消了对各县区的考核。取消考核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减轻基层应对各种考核评比的负担,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推进和落实当中,绝不代表政策落实可以搞变通,任务完成可以打折扣,项目推进可以降标准,仍然要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2019年,全市各项民政工作督导,将更加注重日常工作开展、重点工作推进和工作实绩实效。一是结合日常工作情况。将日常工作完成情况作为工作评价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工作推进、完成标准、完成时限等内容,局党组将重点关注和了解。二是紧盯重点工作任务。2019年,局党组确定了一批重点工作任务,如: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试点、中心敬老院管理改革和殡葬综合改革等,这些工作对于全市经济社会和民政事业发展至关重要,局党组已经提请市委市政府列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和市委市政府重点督查内容,局党组也将定期进行督导调度。三是注重工作实绩实效。市局将采用通报的形式,及时通报各项工作的完成、推进情况。对于工作推进缓慢,工作标准不高的县区、科室和单位,局党组将进行约谈和跟踪督导,确保全市民政各项工作任务高标准、高质量落实到位。

金戈铁马闻征鼓,只争朝夕启新程,新时代的号角已经吹响,新时代的民政工作要有崭新的风貌和更大的作为,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振奋精神、勇于担当,全力谱写我市民政事业改革发展新篇章。

打印 关闭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